您当前的位置:主页 > 热门变态页游 > 正文

外资大规模进入中国房地产市场 要加强监管监测

2021-01-26 05:48  作者:超变页游私服 点击:次 

  外资进入,对中国国内房地产调控会产生什么影响?

  一位20世纪90年代来北京工作的美国人,一来北京就给来华投资的美国公司做法律咨询,十几年下来,他已经在北京城里买了八九套豪华四合院,他是自住吗?肯定不是。招待客人、亲戚、朋友也用不了这么多。房子是不动产,搬不动更带不走,能带走的肯定是“真金白银”。这种现象肯定不止一两个人,也不仅仅在北京才有。外资的进入,一时还看不清楚时,要密切关注。中国国内房地产调控政策效果刚有所显现,外资却开始涌入国内房地产业“抄底”,黑石、摩根斯坦利、高盛等众多国际投资公司都以不同形式进入中国房地产业。

  业内分析认为,这一方面是由于银根收紧及房地产调控政策,中国国内不少房地产企业融资困难,于是便将“橄榄枝”抛向手握大量资金的外资;另一方面,从长远来看,中国房地产业前景依然良好,而房地产业是典型的暴利行业,所以对外资充满诱惑,当前的房地产调控也提供了所谓的“抄底”契机。外资涌入中国国内房地产业。是抄底,还是投机?外资的流入会否干扰中国房地产调控新政?对此,业内是众说纷纭。

  据媒体报道,为了抑制房价,日前有关部门出台新规定:境外个人只能在境内购买一套用于自住的住房,而境外机构只能在注册城市购买办公所需的非住宅房屋。据相关人士透露,该规定主要为针对目前大量热钱流入内地楼市,扰乱了现有购房秩序的现象而出台,从源头卡住热钱进入内地的利益诉求。热钱是一股破坏性极大的祸水,确实应该严肃对待,不过,中国国内限制外资进入房地产市场并不是大姑娘坐轿头一回,过去反反复复的折腾也没有解决多大问题。如今再一次抛出貌似杀手锏的规定究竟有何效果,是令人怀疑的。而且,外资进入房地产市场涉及到方方面面,不像我们想象的那样简单,其间的奥妙值得我们深思。

  其实,早在2010年9月8日,上海浦东陆家嘴(600663)一幅面积54415.3平方米的住宅用地经过多轮竞拍,最后落入港资企业九龙仓之手,而与之对决的几家央企终于败下阵来。最终,此地块以48.28亿元成交。与其拍卖底价相比,溢价率高达41%。在媒体惊呼的同时,一种观点也在蔓延,即投机性外资推高了内地的房价,应对外资采取抑制控制政策。

  央企的财大气粗似乎是妇孺皆知的。在陆家嘴的土地拍卖市场上,央企竟然敌不过九龙仓,除了说明九龙仓的疯狂之外,恐怕说明不了别的。而疯狂与投机是一脉相承的,是一枚硬币的两面。九龙仓抬高了地价,自然也抬高了房价。据说,以土地拍卖价计算,上述土地之商品房的楼板价已达到每平方米35490元。加上建筑成本等其他费用,房价不知道高到哪里去了。相反,如果没有九龙仓的瞎起哄与叫板,地价不会这么高,建基其上的房价也会矮上一大截。因此,控制外资进入房地产的呼吁掷地有声。

  外资进入房地产开发领域,形成更多的资金追逐有限的土地与建材的局面,从而抬高了地价与建材价格,好玩页游,最终抬高了房价,以致国内民众要面对更高的房价,利益因此受损。结论自然而然就是要抑制外资进入房地产开发领域。这是我们的逻辑。

  早在外资进入房地产开发领域之前,小规模的外资购房就在许多城市出现了。诸如北京、上海、深圳等经济发达城市的房地产市场上不乏外籍人士的身影。随着房地产市场跌宕起伏的,便是我们对待外籍人士购房政策的阴晴变化。房地产市场低迷了,就网开一面,允许外籍人士买房;当房地产市场火爆、房价高涨之时,就限制外籍人士入市购房。这样做看起来是为了抑制过热的市场,让市场降温,让中国国内的老百姓买到便宜的房子,实际上是帮了老外的忙,让他们低价入市,价高时远离市场。我要是老外,一定要给有关部门送去锦旗,感谢它们恰如其是的提醒与无微不至的关怀,让老外们远离房地产风险。